1、所指對象不同
2、出現(xiàn)時間早晚不同
3、來源不同
所指對象不同 陛下是中國古代對帝王的尊稱,譯為您;殿下用作對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諸親王的敬稱。也指現(xiàn)代社會用于對君主制國家王儲、親王、公主等的敬稱。
出現(xiàn)時間早晚不同 “殿下”一詞出現(xiàn)于古籍要比“陛下”遲得多。陛下的稱呼起于秦始皇;漢朝開始稱呼太子、諸王為殿下,三國開始皇太后、皇后也稱殿下。
來源不同 “殿下”主要用于太子和親王。他們生活起居在宮殿之中,所以有此稱謂;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yīng)對的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