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jì)念介子推得名的地方是山西介休市。
2、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為介子,春秋時(shí)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chǎn)生了(清明節(jié)前一天)“寒食節(jié)”,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1、紀(jì)念介子推得名的地方是山西介休市。
2、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為介子,春秋時(shí)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chǎn)生了(清明節(jié)前一天)“寒食節(jié)”,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