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半球中緯度太陽凈輻射為平衡點。
2、太陽凈輻射是由天空(包括太陽和大氣)向下投射的和由地表(包括土壤、植物、水面)向上投射的全波段輻射量之差稱為凈全輻射,用凈全輻射表測量。
3、凈全輻射是研究地球熱量收支狀況的主要資料。凈全輻射為正表示地表增熱,即地表接收到的輻射大于發射的輻射,凈全輻射為負表示地表損失熱量。凈全輻射用凈全輻射表測量。 太陽輻射到達地表以前,要經過大氣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和吸收),最后被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約占47%。天氣和氣候就決定于接受的太陽輻射和散失熱量(反射、散射和輻射)之間的平衡。從1978年開始,美國太空總署先后利用五顆衛星來監測地氣能量平衡,衛星遙感器獲取入射的短波輻射(光)和射出的長波輻射(熱),就得到地氣系統的凈輻射。
4、低緯凈輻射為正值,高緯為負值。在中高緯度大約南北緯36°為平衡點。赤道附近熱帶海洋上空凈輻射最大(約800W/m2),南極最低。
5、地面凈輻射的年變化也與氣溫的年變化相似,夏季為正值,冬季為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