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遼港集團聚焦服務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東北海陸大通道三大中心任務,緊緊圍繞“外拼市場,內強改革,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工作主線,砥礪奮進、篤行實干,管理基礎不斷夯實,經營質效穩步提升,創新效能持續釋放,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實現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雙增長。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4.82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62萬TEU,同比增長6%,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貢獻“遼港力量”。
樞紐能級顯著提升
新年伊始,大連集裝箱碼頭作業現場一派繁忙,集裝箱船舶往來穿梭,進出時的長鳴此起彼伏。1月8日晚間,在大連集裝箱碼頭17號泊位,印度線“以星釜山”輪正在進行緊張的收尾作業。
據了解,作為2024年新開通的外貿集裝箱航線之一,遼港集團“大連—印度”線全年保持穩定運營,實現年作業量超3萬TEU。
“面對船舶頻繁到港,公司堅持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進‘全航線’‘全鏈條’‘全流程’暢通順達的定制化、專業化服務,有效提升了碼頭作業效率。2024年4月,公司以單機最高效率125自然箱/小時成功刷新大連口岸單機作業效率。”大連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運營部經理馮曉銳介紹。
港口是服務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樞紐性設施。遼港集團錨定“打造世界一流強港”企業愿景,不斷優化完善航線網絡布局,提升港口服務能力,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助力。持續鞏固集裝箱樞紐港地位,全年新開4條外貿、5條內貿集裝箱航線,“大連—南美”“大連—印度”“大連—墨西哥”3條外貿干線有效填補了直航服務的空白;“大連—武漢”江海直達集裝箱班輪航線,進一步暢通東北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的水上物流通道。加速推進散雜貨班輪化發展,開辟“遼寧港口—河北港口”散雜貨班輪航線,共同提升貨物轉運規模和市場競爭力;開辟“營口—重慶”“營口—南通”“丹東—蛇口”散糧航線,助力“北糧南運”通道暢通;開通“綏中—上海”鋼材航線,積極構建遼西鋼材出海新通道。持續完善客貨滾裝航線網絡,新開一汽紅旗中東航線,一汽“大連—波斯灣”班輪航線首航,助力國產商品車揚帆出海,“旅順—天津”省際客滾航線成功復航。
通道建設提質擴容
1月24日,筆者走進遼港集團大窯灣港區集裝箱鐵路中心站,只見一節節“鋼鐵駝隊”整裝待發,一排排集裝箱整齊堆疊。在這里,來自五湖四海的貨物將搭載海鐵聯運班列,開啟新一段旅程。
作為遼港集團旗下的專業化綜合物流服務商,大連港集發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充分發揮港口、船公司、內陸鐵路場站等物流節點資源優勢,全力推行“空箱前置、陸港聯動、海鐵直達、一單到底”的業務模式創新,切實構建“樞紐+通道+網絡”集裝箱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在此種模式下,業務流程壓縮為原本的30%,溝通單據的時間成本下降80%,實現了‘一個承運單位、一次結算、一份提單、一份保險、一箱到底’的全程多式聯運,在成本、效率、節能減排等方面具備突出優勢。”該公司市場營銷中心經理李廣超介紹說。
長期以來,遼港集團堅持“海陸”雙向發力,積極推動港口服務向產業鏈供應鏈兩端延伸,加速構建“門到門”全程物流體系。海向方面,充分發揮一體化運營優勢,完善“干支互補”體系,持續增強公、鐵、水各種運力轉換平臺的服務能力,深入推進散改集、公轉水等全程綜合物流業務,為“環渤海穿梭巴士”品牌注入新動能,實現環渤海運量5年增長近150%;陸向方面,在做強做優集裝箱海鐵聯運上持續發力,全年新開行5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升級3條精品班列線路,進一步拓展內貿“一單制”的市場應用,與長榮海運、海洋網聯船務等外貿船公司合作擴大推進海運提單延伸至內陸,與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中鐵集裝箱公司合作嘗試35噸寬體箱“一單制”班列試點,拓展“礦渣對流”重去重回業務,常態化班列總計開行115條,發運量保持穩定增長,在港口集裝箱總吞吐量中占比超10%,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港口業務蒸蒸日上
1月4日,隨著“明州78”輪緩緩駛離營口港分糧食公司61號泊位,本艘次“海鐵聯運”的52300萬噸內貿玉米作業圓滿結束。作為“北糧南運”樞紐港,該公司持續深挖內貿玉米等主營貨種擴源潛力,著力探索糧食供需端聯動發展,實現2024年內貿玉米吞吐量同比增長近16%。
近年來,隨著“公轉鐵”政策的深入推進,鐵路運輸已成為糧食運輸的主要集港方式。面對火車作業量大幅提升,營口港糧食公司始終踐行糧食大安全觀理念,不斷加強與鐵路部門協同聯動,推行“循環班列”運輸體系,以高效、穩定的糧食集疏港作業有效保障了糧食運輸通道暢通。
“作業中,我們每日制定詳細的火車接卸計劃,將中轉庫和筒倉‘開滿頭’,極大地緩解多線路集港壓力,保證接卸效率。同時,根據現場實際作業情況,將部分符合條件的火車作業選擇直取裝船,減少火車集港時的進出倉次數。”該公司生產部副經理叢星日說。
2024年是遼港集團完成第一個五年發展階段,邁進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遼港集團不斷增強港口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積蓄培育強港動能,奮力譜寫發展新篇。優化完善集裝箱業務布局,充分發揮“優速捷”“精準達”“天天班”等品牌輻射作用,營口區域內貿集裝箱量持續穩定增長,大連區域全年完成箱量創近5年新高;全力保障能源通道暢通,加大原油中轉開發力度,強化與腹地煉廠合作,拓展環渤海油品中轉業務,油化品吞吐量同比增長超8%;不斷夯實“北糧南運”樞紐港地位,持續提升糧食裝卸轉運效率,有效應對各季節性作業高峰,持續深挖主營貨種的擴源潛力,實現內貿玉米下海量同比增長7.2%;積極拓展散雜貨業務模式,創新打造鐵礦石“臨港加工+國際中轉+現貨貿易”新業務模式,南方貿易礦首單落地營口港,盤錦港成功爭攬鎳礦新貨源,長興島港打通“西煤東輸”供應鏈條;持續提升滾裝服務能力,奇瑞、一汽等國產商品車出口量持續增長,圓滿完成大連口岸滾裝船舶“外貿轉內貿”商品車作業,國際郵輪、“大連—仁川”國際班輪航線客運業務成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