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2號泊位,一大批鋰電池儲能柜正在吊裝,創造了北部灣港首次大批量鋰電池儲能柜整船出口業務新紀錄,這是西部地區“新三樣”經北部灣港出口的一個縮影。電動載人汽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被稱為我國外貿“新三樣”,今年以來,北部灣港集團堅定“全鏈護航”思路,圍繞“新三樣”市場需求,堅持在港口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等各環節,全面發力,實現從原材料進口到新能源產品出口“全鏈護航”,“新三樣”也正通過北部灣港高效出口國際市場,未來潛力巨大。2024年1-6月,經北部灣港出口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分別同比增長374%、181%、40%;經北部灣港進口的鋰礦石、高冰鎳、低冰鎳等“新三樣”原材料同比增長163%。
為促進“新三樣”加速“出海”,北部灣港堅持市場導向、需求導向,實施全天候調度,搶抓運力組織、打造港鐵信息聯動平臺、業務辦理數字化等便利化措施,持續釋放作業效能,上半年船時效率為同比提升6%,散雜貨船舶平均等泊時間同比下降32%,散貨和集裝箱船前船后時間分別減少14%、21%。
“新三樣”產品出口快速增長,需要企業的堅守和創新,也離不開政策、服務的持續發力。今年以來,廣西口岸監管單位與港口,加強業務溝通,出臺多項措施。2023年3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果園港-欽州-歐洲)首班新能源汽車專列出發,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車企汽車散件只需18天左右就能抵達印尼等國。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安全發展聯盟”“向海經濟”“千萬標箱”黨建聯盟朋友圈優勢,強化政港企全鏈合作,在桂渝“海事監管一體化”新模式下,重慶造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多式聯運全程無縫銜接并經欽州港出口海外,壓縮了集裝箱待港時間和費用,極大降低企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