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隨著上港集團宣布“‘雙子星’上海港首航第1箱正式起吊”,馬士基與赫伯羅特共同運營的“雙子星”聯盟在上海的首航正式啟動。
當前,國際航運格局正在深度重構,而上海港作為全球核心樞紐港,將以“效率第一”為目標,聚力做強主業、做優服務,與船公司攜手打造港航業效率與服務的新標桿,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躍升注入澎湃動能。
“雙子星”啟航:全球供應鏈“強紐帶”增韌勁
馬士基與赫伯羅特以全新“雙子星”聯盟開啟戰略合作,其航線在國內將主要掛靠上港集團旗下冠東公司運營的洋山深水港區三期碼頭。“雙子星”首航儀式上,馬士基亞太運營中心總裁柯安素表示,“選擇上海港作為“雙子星”樞紐港之一,是基于其世界級的港口作業效率、數字化能力和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作為全球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五年領跑的超級大港,上海港與“雙子星”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其國際航線網絡密度,保障“雙子星”網絡“船舶準班率”,為全球客戶提供“超預期”的物流保障。同時,各口岸管理機構高度重視“雙子星”協作的運營,提前布局規劃,與港航共同優化專項服務措施,提升口岸服務能級和服務保障。
上海港效率:中國港口提能升級“加速度”
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周勇表示:“上港集團將肩負好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主力軍的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運營商’為愿景,持續提升上海港樞紐能級和服務水平,為全球航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更優質的‘中國方案’。”他透露,集團將通過與“雙子星”的合作,結合自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強化提升港口國際中轉、空箱調運等重要功能,同時做好沿海捎帶、國際中轉集拼等重點業務的拓展。
冠東碼頭作為“雙子星”的主要掛靠港口,勢必進一步發揮其在作業效率和服務能級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與馬士基和赫伯羅特的深度協作,共同保障船舶準班率,努力成為“雙子星”全球主要掛靠港口中服務效率領先的碼頭。據悉,洋山港區連續兩年位列由世行和標普全球市場財智聯合編制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榜首。冠東公司則保持著作業船時量世界紀錄,每米岸線吞吐量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行業觀察:航運“新勢力”如何重塑貿易版圖?
業界分析認為,“雙子星”協作的誕生或將打破傳統航運格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專家指出,“上海港與‘雙子星’的合作,本質是通過港口與航商的‘數據共享、標準共建’,推動全球航運從‘規模競爭’轉向‘效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