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凌晨,在湛江海事部門遠程監管服務保障下,化學品船“皖江6”輪滿載2416噸甲苯破浪啟程駛向東莞。該船的啟航,不僅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化工產業鏈的原料供給,更揭開中科煉化港口投用五周年的華章。
中科煉化項目是中國石化在新時代建設的標志性煉化工程,位于廣東省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及能源化工發展的重要支點。該項目一期于2020年6月正式投產,總投資440億元,建設規模為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工程,采用國際先進生產工藝和最高安全環保標準,國產化率超過95%,是國內同類項目中技術集成度最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優的煉化一體化項目。
港口作為中科煉化項目核心物流樞紐,通過“前港后廠”模式實現了高效生產與運輸協同,直接保障了原料進口與成品出口的連續性。時針回撥至2020年5月8日,來自中東的超大型油輪“凱名”輪安全靠泊中國石化中科煉化港口30萬噸級原油碼頭并順利接卸,標志著中科煉化港口正式建成投用。隨著2020年6月首套煉油生產裝置投產,中科煉化如同被注入能量的“石化巨人”,五年間,中科煉化港口累計接卸船舶2000余艘次,貨物吞吐量已突破4000萬噸大關,其中裝卸原油約2800萬噸,裝卸煤超500萬噸,形成“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產業鏈運輸體系。
在中科煉化港口的發展進程中,湛江海事局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危險貨物運輸監管領域,海事工匠團隊深入鉆研,針對危貨申報難題和工業用裂解碳五海運問題積極探討解決方案,規范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進出港申報流程,為港口安全運營筑牢根基。
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湛江海事局創新運用“智慧海事”監管手段,借助海事監管指揮服務平臺、AIS、CCTV等技術,對重點物資運輸船舶進出港全過程實施監控,讓每一艘船舶的航行都在安全的“視線”范圍內。同時,積極推動綠色港口建設,向船岸雙方宣貫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及岸電使用相關行業標準,確保靠泊中科碼頭的全部靠港煤船依規接用岸電。開港以來,累計用電量超8.3萬度,供電時間超2000小時;推動中科煉化開展油氣回收工作,累計投用油氣回收船舶超230艘,累計處理廢氣超200萬立方米,助力中科煉化港口朝著綠色可持續方向大步邁進。
如今的中科煉化港口,正向著億噸吞吐量的目標破浪前行。湛江海事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秉持“安全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以更加專業的監管、更加貼心的服務,為中科煉化港口的持續繁榮保駕護航,助力湛江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