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2時,隨著“星辰”輪在寧波舟山港老塘山作業區三期碼頭完成3.2萬噸大豆的接卸作業,寧波舟山港舟山港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舟港公司”)糧食貨物吞吐量實現了自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以來累計突破一億噸大關的里程碑式突破。
自2015年9月29日寧波舟山港集團揭牌成立推動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后,舟港公司全面融入全省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圍繞做強做優糧食業務,不斷升級老塘山作業區作為長三角最大糧食進境指定口岸的糧食保供保暢能力,9年來已累計完成糧食吞吐量突破1億噸,在東海之濱書寫了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金色”篇章。
在市場拓展方面。舟港公司老塘山作業區糧食業務始于2004年,經過持續深耕,先后開辟了浙江省內、長江下游等貨源腹地。至2014年,該公司當年糧食吞吐量達670萬噸,已成為浙江省最大的糧食進境指定口岸。2015年,隨著寧波舟山港完成實質性一體化,舟港公司錨定目標,依托一體化發展優勢,主動謀新“求變”,穩步推動老塘山作業區從“以礦為主”向“以糧為主”的貨種結構轉型升級,持續強化與舟山國際糧油產業園區合作,積極參與重大糧食企業引進項目,主動對接國內外核心糧食客戶,共同推進中儲糧、良海糧油等國內糧食企業落戶舟山。同時舟港公司瞄準長江經濟帶發展需求,全力拓展長江沿線糧食市場,通過積極走訪客戶,了解客戶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方案,不斷吸引新客戶開展合作。短短9年光景,舟港公司的合作糧企就從8家增至33家,并先后與長江30多個港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業務版圖也實現了從舟山和南京以下長江口岸區域向我國長江中游、上游地區和西南地區的穩步延伸,年糧食吞吐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23年,該公司糧食吞吐量達1818萬噸,較2015年前增長了171%,糧食成為了老塘山作業區的招牌貨種。
在創新物流模式方面。舟港公司以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為依托,圍繞建設便捷、高效的糧食全程物流體系,有效推動了港口、鐵路、航運、物流多方協同聯動,并持續創新物流模式,先后推出糧食“散改集多式聯運”和“江海直達”新物流模式。2019年5月,舟港公司完成首單糧食“散改集”業務,成功開辟寧波舟山港首條“散改集”糧食多式聯運通道,有效為客戶減少貨物損耗。2021年10月,舟港公司依托江海直達船,首次實現糧食從老塘山作業區出發直達長江中游港口,為長江中游糧食客戶節省糧食運輸時間一周左右。2022年8月,我國首個江海直達船舶“運力池”正式啟用,舟港公司作為全程物流的“總協調方”,協調著“池子”里的貨源和船舶,充分發揮港口樞紐優勢,為更多腹地企業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方案。在“運力池”的加持下,江海直達業務得到持續深耕,更多的沿江貨主被吸引加入“運力池”。服務水平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讓江海直達新航線開辟、準班輪化運行、“直達+全卸”新運輸模式落地等一系列好消息接連不斷,推動“優糧”服務品牌火爆出圈。目前江海直達“運力池”船舶規模已增至15艘,航線也已拓展至9條。2023年,舟港公司依托江海直達業務向長江經濟帶區域輸送了3423萬噸糧食,占比達全國的20%,讓“黃金水道”更添一抹亮眼的“金色”。
在服務能力提升方面。舟港公司通過數字創新驅動,碼頭基礎設施設備升級、工藝流程優化等措施,有效增強碼頭接卸、生產能力,讓老碼頭煥發新活力,為年糧食吞吐量躍升注入澎湃動能。2019年12月,舟港公司散糧裝卸工藝系統項目通過交工驗收。項目啟用后,通過近2100米的雙路皮帶機,老塘山作業區三期、四期、五期碼頭之間的通道實現了共享,打破了碼頭與筒倉一一對應的局限,暢通了糧食由“港”到“廠”的最后一米,有效提升了碼頭作業能力和船舶調度靈活性。在優化糧食接卸工藝的同時,舟港公司還持續加大設備設施創新改造力度,先后推動皮帶機流程數字化動態監控、門機在線智能狀態監測、門機抓斗改造等項目落地應用,并新增門機、糧食專用輕型抓斗等新設備,在提高設備流程性能和作業效率方面“大展拳腳”,進一步提升碼頭的作業能力。2024年,舟港公司積極參與舟山糧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黨建聯建,深化建設特色基層黨建品牌“優糧”,與糧食客戶企業、口岸單位成立“優糧”黨建聯建共建體和“糧心通關”黨支部,以“組織鏈”優化“服務鏈”,通過與口岸單位協同合作,創新通關模式,推進集中查驗、早離早靠等舉措,大幅縮短了到港糧食外輪口岸聯檢時間,同時通過合理安排泊位資源,優化內貿二程船靠離泊機制,持續提升碼頭利用率,讓糧食裝卸生產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