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瀘州首票預涂膜產品通過“瀘州港-南沙港-沙特利雅得”海鐵聯運全程物流模式運抵廣州港南沙港南站后裝船出海。這一創新物流模式為川南地區外貿企業開辟了出海新路徑,也為“瀘州造”產品出海提供了可復制的物流運輸模式,標志著瀘州聯通粵港澳大灣區、中東地區的國際物流通道建設邁入新階段。
據悉,早在2018年,“廣州-瀘州”海鐵聯運班列已實現雙向開行,該班列是連接成渝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便捷通道,是推動兩地自貿區協同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在瀘州市口岸物流辦的指導下,廣州港集團、瀘州市交通物流集團、四川省陸海新通道發展有限公司、四川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聯手打造集裝箱多式聯運新模式。相較于傳統純公路運輸,企業可通過該模式降低綜合成本15%-20%,縮短全程運輸周期3-5天。
為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廣州港充分發揮“港口+鐵路”的資源優勢,依托集裝箱多式聯運模式,以供應鏈思維為化工、建材、食品等川南特色產業提供個性化全程物流方案,并通過南沙港鐵路快速接卸貨物、無縫對接國際干線船舶,有效縮短運輸時間,以“一體化報關”等服務簡化流程,確保貨物高效出海。
下階段,廣州港將持續推進“樞紐+通道+網絡”發展戰略,不斷提升樞紐港核心能級,打造南沙內外貿集裝箱雙循環主樞紐,進一步夯實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優勢航線基礎,助力大灣區銜接國家內外貿雙循環發展格局。同時,通過海鐵聯運聯動中西南部,完善集疏運體系,優化發展以點帶面、以面結網、連接成片的物流網絡,為更多的內陸地區提供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共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