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沿海部分港口完成了DeepSeek在港口生產作業系統中的本地化部署,印證了AI在港口生產中同樣具備巨大發展潛力。其實,早在國產AI大模型崛起之前,遼港集團已將AI技術廣泛應用于集裝箱、散雜貨、理貨等業務領域,打造出“大窯灣·智慧港口2.0”、集裝箱智能理貨等多個成功的港口AI應用案例,相關項目持續助力遼港集團提升港口服務質量和效率,為遼港高質量發展插上“智慧之翼”。
集裝箱裝卸和堆存作業由于其標準化的特點,在AI輔助作業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大連集裝箱碼頭公司利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對碼頭三個作業區的車輛閘口進行數智化升級,通過專用一體化攝像機和圖像識別軟件,實現了出入港集裝箱箱號、車輛牌照號的智能識別,還能自動檢測箱門朝向,準確率可達98%以上,打造出高效智能的無人閘口,碼頭貨物集疏港效率大大提升。
在營口港,借助先進的數據分析與AI技術,不斷強化集裝箱自動化堆場遠控中心智慧監控系統功能,實現了對堆場貨物、設備與車輛動態信息的實時監測。
“我們以此為依據對作業資源進行智能調度,如合理安排裝卸設備作業順序與路徑,避免設備閑置和調度沖突,進一步提升作業資源利用率與作業效率。”遼港控股(營口)有限公司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副總經理馬云馳告訴記者。
“我們借助視頻流的AI智能識別技術打造的智能理貨系統,不僅能夠精準識別集裝箱箱號等綜合理貨作業關鍵要素,還能自動檢測集裝箱殘損情況,平均識別率高達98%以上。”大連外輪理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遠征說,單箱理貨時間從原本的1分鐘縮減至5秒以內,理貨效率大幅提高,理貨人員減少25%。目前,該系統已全面覆蓋大連口岸的33臺岸橋,并與碼頭CTOS(集裝箱碼頭操作管理系統)深度對接,在遼寧省內率先實現內外理智能一體化。
為了強化散貨碼頭現場管理,大連港散雜貨碼頭分公司在現有堆取料機視頻監控系統基礎上植入AI模型算法,實現了重點區域人員入侵檢測、作業異常檢測和實時報警分析等功能,能夠對設備四周進行7*24小時連續實時監測,對異常或危險事件主動報警。該系統還可無縫銜接堆取料機智能操控系統,聯動機上門禁系統和語音廣播系統,實現異常事件緊急停機處理,形成堆取料機安全管控的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