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月份入境集裝箱下降32.2%,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因為貨運量已從疫情膨脹的水平回落。
根據McCown的最新報告,3月份的下降數據與2月份的27.6%相比有所下降。與前幾年相比,2022年3月的銷量同比增長3.3%,2021年同比增長67.7%。報告稱,2021年3月的交易量躍升在當時創下了紀錄;此前,在2020年3月大流行開始時,交易量下降了15.0%,隨著大流行引發的消費者需求上升,交易量出現了更大幅度的飆升。
McCown的數據涵蓋了美國10個最大的港口,并與長灘港最近的一份報告相吻合。長灘港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進口量下降了34.7%,原因是零售商庫存增加和消費者支出下降。
McCown說,包括長灘在內的西海岸港口的進口量下降了35.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港口則下降了28.8%。
對3月份數據的扭曲影響包括農歷新年。農歷新年每三年輪換一次,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出口。正在進行的西海岸勞資糾紛也影響了市場,推動了業務量向東增長。
麥克考恩說:“與兩年前前所未有的同比增長相比,艱難的比較現在實際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同比下降,這種情況至少還會持續幾個月。”
根據4月份的人口普查,與2022年相比,2023年2月的商業庫存增加了9.1%,這支持了長灘聲稱銷量下降是因為庫存增加的說法。這一數字較1月份11.1%的同比增幅有所改善,表明情況至少沒有變得更糟。
“由于(庫存水平)仍高于正常水平,一些或很多因素必然與庫存調整有關。同樣,與非經常性交易量的月份進行比較會扭曲一些通常的衡量標準。美國顯然處于貨運衰退中,但現在判斷這是否預示著更廣泛的經濟衰退還為時過早。”
“不可避免的問題是,3月份的疲軟在多大程度上與疫情期間的消費者購買有關,即現在可能進行的提前購買,以及潛在的整體經濟疲軟在多大程度上是潛在的?”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要指出,大流行時期之間的指標與歷史規范差異越大的月份,后者就越明顯,”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