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selBot強調,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出的針對中國海事部門的301條款服務費,大型集裝箱航運公司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中國的行為、政策和做法不合理,給美國商業(yè)帶來負擔或限制,建議對與中國船舶經營者和中國建造的船舶有關的國際海運服務征收費用和限制。
VesselBot表示,全球約有6000艘集裝箱船,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停靠美國港口時都要繳納這些費用。中國運營商中遠集團(COSCO)在第一類和第二類船舶上面臨雙重風險,可能會使中國制造船舶的費用負擔增加一倍。根據目前的港口停靠量和收費結構,大型航空公司可能面臨數十億美元的年費風險。
費用結構可能會導致大量成本轉嫁給美國進口商和出口商。承運人可能會實施附加費或重組服務以減輕財務影響,美國港口停靠可能會合并或減少,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費用。
雖然這些措施仍在美國政府的考慮之中,可能最終不會執(zhí)行,但該公司的研究量化了服務于美國港口的承運人的潛在影響,以及對美國進出口商的下游影響。
在2024年到達美國港口的8775208個標準箱中,有1507717個標準箱(17.18%)是由中國建造的船舶運輸的。
馬士基:每年訪問美國港口2020次,其中27.68%是中國制造的船只,每次訪問美國港口需要支付約76萬美元。
CMA CGM:每年訪問美國港口1469次,其中35.91%是中國制造的船只,每次訪問美國港口需要支付約76萬美元。
中遠:每年訪問美國港口838次,其中52.19%是中國建造的船只,中國運營商(第一類)和中國建造的船只(第二類)每次訪問港口的費用高達100萬美元。中遠新巴拿馬型船只(總運能350萬標準箱)的每艘船的費用最高,約為每DWT 145407美元。在船舶噸位計算方式下,船舶尺寸對費用暴露的影響較大,中遠船舶按噸位計算的平均費用可達102999美元/次。
X-Press Feeders:每年在美國港口停靠506次,其中40.94%是中國制造的船只,每次停靠中國制造的船只需支付約76萬美元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