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由于大型市場進口需求疲軟,全球煤炭出貨量同比下降6%。運往中國和發達經濟體的貨運量大幅放緩,部分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和鋼鐵產量下降,”BIMCO航運分析經理菲利普•古維亞(Filipe Gouveia)表示。
近年來,中國加入了世界上幾個發達經濟體的行列,迅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發電,從而減少了對進口的依賴。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投資者,其能源支出幾乎相當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據估計,其71%的支出用于清潔能源。
國內需求以外的因素也影響著全球煤炭貿易的發展。中國和印度一直在逐步提高國內煤炭產量,減少進口需求。中國從俄羅斯和蒙古的陸路進口一直在增加,與海運進口形成直接競爭。
盡管對煤炭運輸不利,但價格下降19%為南亞和東南亞價格敏感經濟體的進口提供了一些支持。這些市場的能源需求增長迅速,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卻緩慢。
“在煤炭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干散貨市場各部門之間的競爭加劇,給運費帶來壓力。巴拿馬型船舶的煤炭發貨量同比增長4%,占全球煤炭發貨量的份額從49%增至54%。這些收益主要來自好望角型船的成本,與去年相比,好望角型船的煤炭運輸量減少了23%。
展望未來,煤炭運輸的前景在短期內似乎受到限制。印度和中國的煤炭庫存都很高,即使在價格低迷的情況下,這也阻礙了購買。此外,就印度而言,季風季節開始得早,導致水庫迅速重新蓄水。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預計這將減少中國的煤炭需求。另一方面,熱浪目前正在影響中國,這可能會導致電力需求增加,因為空調的使用增加。
“從中期來看,在極端天氣或可再生能源發電疲軟的時期,需求可能會出現峰值。此外,對南亞和東南亞新興經濟體的煤炭運輸可能會繼續增加。然而,這不太可能阻止預期中的全球煤炭發貨量逐漸下降,這是由能源轉型和全球鋼鐵需求前景疲軟推動的,”Gouvei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