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Delivered At Place)即目的地交貨,DDP(Delivered Duty Paid)即完稅后交貨,二者均為國際貿(mào)易術語,區(qū)別如下:
賣方責任
進口清關:DAP術語下,賣方只需將貨物在指定目的地交給買方處置,無需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和繳納進口稅費;而DDP術語下,賣方不僅要負責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還需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并承擔進口關稅、增值稅等各種稅費。
風險承擔:在DAP術語中,貨物到達指定目的地后,但在買方處置貨物之前,若發(fā)生損壞或滅失,風險由賣方承擔;不過一旦買方開始處置貨物,風險就轉(zhuǎn)移給買方。DDP術語里,賣方承擔的風險范圍更廣,一直到在指定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風險才轉(zhuǎn)移給買方,涵蓋了進口清關過程中的風險。
費用承擔
運輸及雜費:兩種術語下,賣方都要負責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運輸費用及相關雜費,如保險費等。但在DDP術語下,賣方還需額外承擔進口環(huán)節(jié)的關稅、增值稅以及其他可能產(chǎn)生的費用。
其他費用:DAP術語中,買方需自行承擔進口清關費用及相關手續(xù)費用;DDP術語下這些費用都由賣方負責。
適用場景
DAP:適用于賣方對進口國政策法規(guī)不太熟悉,或者進口國清關手續(xù)復雜、要求嚴格的情況。同時,當買方在進口國具有較好的清關能力和資源,能夠自行高效完成清關手續(xù)時,選擇DAP術語較為合適。
DDP:通常用于賣方在進口國有較強的業(yè)務網(wǎng)絡和豐富的清關經(jīng)驗,或者買賣雙方基于長期合作關系,賣方愿意為買方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承擔更多責任的情況。對于買方來說,選擇DDP術語可以省去很多繁瑣的進口手續(xù)和費用計算,更加省心省力。
價格構(gòu)成
DAP:價格主要包括貨物的成本、運費、保險費以及賣方在出口國承擔的相關費用,但不包含進口國的關稅和稅費。
DDP:價格除了包含DAP術語下的各項費用外,還涵蓋了進口國的關稅、增值稅等各種稅費,因此一般情況下,DDP術語下的價格會比DAP術語下的價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