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減少購買非必需品,航空貨運量可能會下降,而在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下,托運人更傾向于簽訂短期合同。
Xeneta首席航空貨運官尼爾•范德武(Niall van de Wouw)表示,由于擔心國際貿易,消費者希望省錢。
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量持平,僅同比增長1%,而同期可用運力增長了2%。
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現(xiàn)貨運價連續(xù)第二個月下降,同比下降4%,這是19個月來運力首次超過需求。
“在如此多的不確定性中,航空貨運市場正在失去高度,”van de Wouw說。“對于那些已經因日常生活成本上漲而承受嚴重財務壓力的消費者來說,關稅增加的成本意味著,他們在購買許多通過空運進出口的商品時,更有可能三思而行。”
盡管今年上半年受到關稅和電子商務變化的影響,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航空貨運需求仍增長了3%。
但持續(xù)的關稅和最低限額問題意味著,該行業(yè)今年下半年的表現(xiàn)可能不會那么好。
van de Wouw表示,較低的利率不太可能對托運人產生激勵作用,由于消費者信心減弱,重點應放在需求惡化上。
他指出,市場有幾個領域存在不確定性。
對大多數(shù)國家來說,美國新關稅的臨時暫停將于7月9日到期,對中國來說將于8月13日到期,這給前瞻性需求蒙上了陰影。
他說,與此同時,中東沖突引發(fā)的原油和航空燃油價格飆升尚未提振運費,因為航空貨運定價仍更多地受市場力量而非投入成本的影響。
美元走軟加劇了這種擔憂。由于大多數(shù)航空貨運合同以當?shù)刎泿庞媰r,美元約5%的貶值(在幾個美元指數(shù)上)減弱了以美元為基礎的現(xiàn)貨匯率的總體下降。
6月份全球航空貨運動態(tài)載客率反映出市場下行趨勢,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至56%。動態(tài)載重系數(shù)是Xeneta根據貨物的體積和重量以及可用容量來衡量運力利用率。
Xeneta的數(shù)據顯示,6月份大多數(shù)航空貨運走廊的運費同比下降,突顯出市場普遍放緩。
從東南亞到歐洲和北美的航線尤其疲軟,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出現(xiàn)了兩位數(shù)的下降,當時價格飆升。
相比之下,東北亞至歐洲走廊保持相對穩(wěn)定。電子商務量的激增幫助抵消了產能向亞歐市場轉移的影響,使費率保持平衡。
然而,從歐洲和北美到亞洲的回程航線繼續(xù)呈下降趨勢,反映出持續(xù)的貿易不平衡。
只有少數(shù)幾條走廊違背了更廣泛的模式。受對美國90天關稅休戰(zhàn)即將結束的緊張情緒推動,從東北亞到北美的運費小幅攀升。
跨大西洋航線也小幅走高:西行和東行即期運價同比均出現(xiàn)個位數(shù)增長。
除了需求和運價的變化,Xeneta的分析表明,在不確定的運營條件下,托運人現(xiàn)在開始傾向于與貨運代理簽訂短期運力合同,而不是長期合同。
第二季度通常是招標的旺季,但情況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中期合同(3至6個月)的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犧牲了年度或長期合同的份額。
盡管如此,與第一季度相比,3個月期合約的份額下降了12個百分點。Xeneta表示,這表明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些招標是出于必要而進行的,特別是對于那些重視服務可靠性的托運人。
與此同時,貨運代理目前正在選擇運力靈活性,而不是長期承諾,同時他們正在觀望費率的變化。截至6月份,約46%的采購量仍留在現(xiàn)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