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波瀾不驚的圓通,在“出海”方面正暗暗發力。
前不久,圓通航空一架裝載著體育裝備的B737全貨機,從廈門啟程,經杭州中轉后,抵達東京。卸機、轉運、清關、提貨、派送,在經歷一系列緊張有序的操作后,圓通專員順利將這批物資送達東京奧運村,從攬件到簽收歷時56小時。
8月4日,零點12分許,圓通航空一架B757全貨機從廣西南寧飛抵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緊接著,同日12時許,圓通航空全貨機從南寧飛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從直送東京奧運村,到一天內開通兩條航線,復盤圓通航空最近的大動作,圓通航空接連發力國際物流,風生水起的背后,無一不顯示圓通要在海外市場大干一場的雄心。
“雙星”組合 風生水起
在圓通生態圈體系內,國際與航空業務板塊形成了一對獨特的“雙子星”——一顆“出海”,另一顆飛天。
近年來,這兩大“雙子星”的表現頗為搶眼,用“漸入佳境”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航空布局加速。過去圓通在航空方面一直走得小心翼翼,但它現在提速了。
先來看一組基礎數據——目前,在圓通航空航線中,中日、中韓航線被國際市場普遍稱為“黃金航線”。在南亞地區,圓通已開通國內各城市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重要城市的國際貨運航線,與圓通重點布局東南亞國家的航線相配合,使圓通航空成為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航空貨運企業之一。
從國際航線的開通情況,可以更直觀感受到圓通航空的成長速度:2020年,圓通航空開通并運行了煙臺—東京、煙臺—大阪、西安—達卡、西安—曼谷、昆明—拉合爾、昆明—卡拉奇、杭州—吉隆坡雪邦、杭州—新加坡、杭州—馬尼拉、石家莊—澳門—馬尼拉、長沙—馬尼拉等多條國際航線,航線范圍已基本覆蓋東南亞、東北亞等區域。
這還不是全部。圓通航空在“買買買”的方面也加快了腳步,6月圓通航空擴充了運力,最新引進一架B757全貨機。據圓通航空董事長蘇秀鋒介紹,目前圓通航空已經新引進2架B767和7架B757全貨機,這些新增運力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投入營運,特別是公司首架寬體貨機B767將在9月初實現首航,屆時將進一步夯實圓通航空在亞洲市場的領先地位,并進一步助力拓展歐洲市場。
縱觀這些年快遞巨頭的出海之路,可以看到:經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各大快遞巨頭們或多或少也都形成自己的“優勢區域”——中通在柬埔寨,百世在泰國,順豐在美國,申通在歐洲,J&T極兔在印尼等等,在航空物流領域都做出了一定的特色,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
細究圓通航空新開的國際航線,不難發現一個區別于其他快遞企業的特點,那就是遍地開花。在圓通速遞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圓通董秘張龍武高管曾介紹:公司近年來深入踐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現已形成完善的國際網絡布局,圓通速遞國際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46個自建站點,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超過2000條國際航線,國際網絡覆蓋優勢明顯。
強強聯手 業務協同
不難看出,圓通國際和航空這兩顆“雙子星”,彼此以引力影響著對方的軌道。而維持這種引力的,是兩者間極強的業務協同。
圓通公司積極開展與跨境電商平臺等的深度合作,梳理、搭建和升級了中國—韓國、中國—日本、中國—越南、中國—法國等超20條跨境物流鏈路,并以自建、合作及聯盟等多種方式,共計完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青島、杭州、嘉興等30個口岸的關務能力建設,已具備較強的國際快遞全鏈路服務能力。
如此看來,“國際+航空”的業務協同是當前圓通最想打造的CP,也是圓通加快國際化進程及拓展多元化業務的底氣所在。
一方面,風生水起的圓通國際要想“百尺竿頭,再進一步”,離不開另一個助攻——天網,即圓通航空運力的支撐和保障。
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的高營運成本必須要有更多的國際業務來“填平”,只要把這塊成本平下去了,圓通就會騰出更多空間和力量在國內市場打仗。
按照這個勢頭,圓通“雙子星”接下來的表現更讓人期待。
“雙管”齊下 浪潮已至
“沒有飛機不是真正的快遞公司”——這句話曾是圓通董事長喻渭蛟在多個場合反復提及的“名言”。
前些年,圓通不遺余力的發力國際業務與航空貨運時,也曾經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解,但通過梳理一下圓通目前的業務,可以明顯看出圓通此前布局的航空與國際業務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也為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放大成長空間。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是商業競爭中不變的定律。相較于其他速遞企業,圓通兩個最明顯的優勢是,手握“航空+國際”兩大稀缺資源,這為圓通未來的戰略布局和價值提升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舉個典型的例子:今年3月,圓通與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簽約,正式成為杭州2022年亞運會官方物流服務贊助商。
圓通這一次參與到綜合性國際賽事,在我國的快遞界,還是第一次。
務實地看,如此高級別的綜合性賽事,亞運會在贊助商的選擇上必然有較高標準和要求。如果圓通沒有在國際和航空方面的前瞻性布局,杭州亞組委怎會向圓通拋出橄欖枝。
“反哺”母公司。作為國內目前唯一坐擁兩家上市公司的快遞集團,圓通對于國際業務的前瞻性布局正在逐步轉化為現實的經濟效益,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財報顯示,圓通航空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16億元,同比增長超200%;圓通國際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52億港元,同比增長超800%。這一出色表現,估算合計為圓通集團貢獻了約3.5億增量利潤。
強化與阿里的合作。目前,中國快遞的“空中軍團”,除了順豐、郵政之外,僅有的且上規模的航空公司,就是圓通。
而手握航空運力這一稀缺資源,恰恰也是阿里系物流與菜鳥網絡布局的重點。畢竟阿里正在通過菜鳥網絡打造一張更大的全球物流骨干網,如果圓通飛機接入菜鳥的物流網絡,航空件的飽和度就會上升,這種貨源注入對圓通航空是重大利好。兩相結合,圓通的小國際網接入阿里的大全球網,將更加如魚得水,雙方都樂見其成。
在行業內,圓通一直以來是一家風格鮮明的企業,其創下種種行業第一。比如,最早實行快遞服務全年無休,最早和阿里建立戰略合作開啟上下游融合,最早和世界巨頭合作建獨立信息系統,在三通一達中率先成立航空公司,最早上市等等。
如果回顧一下中國快遞“出海”的歷程便可發現,圓通已成為整個行業“走出去”的先鋒隊。從發起成立“全球包裹聯盟”,到戰略布局“義新歐”班列,再到戰略并購先達國際,圓通不斷下出“先手棋”,在國際化方面走在行業前列。
當前,快遞“出海”依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也是巨頭不愿放棄攻堅的領地。可以期待,圓通還將呈現更多領先行業、著眼未來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