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廈門港已經開始雙檔靠泊支線船舶,以加快集裝箱沿福建省內河航道的移動。
“雙檔靠泊”即碼頭“船外靠船”,就是在已靠泊碼頭船舶的外側停靠另一艘船舶,即同一個泊位上并排靠泊兩艘船舶的操作方式,如此一來,岸邊橋吊便可同步在兩艘船上進行裝卸箱作業。
本周早些時候,在演習中,210標準箱的海邦達318停靠在215標準箱的海邦達328旁邊,后者停靠在廈門海天集裝箱碼頭的12號泊位。一臺龍門起重機隨后從海邦達318卸下集裝箱,正好穿過鄰近的船只。這兩艘船都屬于當地支線運營商深圳海邦達航運公司。
港口官員表示,雙檔靠泊將提升廈門作為中國東南部航運中心的地位。
對于日益繁忙的廈門港來說,雙檔靠泊提高了單個泊位和碼頭設備的利用率,同時縮短了船舶靠泊的時間。
集裝箱可以快速地從一艘船上裝卸到另一艘船上,減少了二次裝卸作業,提高了作業效率。"
港口官員補充說,這將促進腹地貨物的快速周轉,并對腹地企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貨主表示雙泊位是可能的,因為廈門有很長的泊位。
這是對上海洋山深水港的跟進,該港上周在所有碼頭實施了雙檔靠泊。
由于碼頭長度的限制,雙檔靠泊在其他港口并不常見。
洋山在2019年9月測試了雙檔靠泊,因為港口官員認為有必要加快處理這么多支線船只的集裝箱。許多從上海接貨的支線船都在洋山港卸貨,而停靠洋山港的船只中,約90%來自長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