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美女一区,亚洲中国最大av网站,日韩av大全,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廈門港端穩“一帶一路”金飯碗

   2023-06-08 中國水運網0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這一倡議提出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這一倡議提出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已成為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平臺。

十年來,廈門港共締結有16個友好港,其中“一帶一路”友好港3個;廈門港“一帶一路”航線累計完成箱量超1200萬標箱,廈門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的海上貨運往來日益緊密……廈門港融入“一帶一路”結出一個個碩果,留下一座座合作豐碑,取得了沉甸甸的發展成效。

拓展友好港口朋友圈

借助“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廈門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12月,廈門港集裝箱外貿航線133條,通達55個國家和地區的149個港口。其中,‘一帶一路’航線共86條,途經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5座港口。”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發告訴記者,福建省民營經濟發達,不少企業家率先在“一帶一路”沿線設工廠、貿易點,帶動了大量物流運輸需求,所以廈門港在‘一帶一路’的開拓上也走在全國前列。

廈門港作為東南沿海國際航運樞紐和現代航運服務中心,海上航線通達五洲。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勁東風,廈門市積極開辟“絲路海運”航線。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通達事業部總經理張錦陽介紹,遠海碼頭目前擁有19條遠洋干線,其中包括服務于“一帶一路”的歐洲線和紅海線。同時,已經輸出10多名優秀的港口人才到“一帶一路”沿線布局的碼頭,包括西班牙、比利時和阿布扎比碼頭。

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的海投物流集拼箱中心,貨物在這里拆拼,并將搭上中歐(廈門)班列。

2015年8月16日,海投集團廈門國際班列公司從自貿試驗區海滄鐵路貨站同時開行廈門—波蘭羅茲、廈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國際貨運班列,成為唯一由自貿試驗區開出的中歐班列。

“2016年12月,中歐(廈門)班列被列入‘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成為該計劃的首條鐵路運輸試點線路。通過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建立安全、便利智能化的國際貿易運輸鏈,也避免了多次的開關檢驗,實現了貨物的快速周轉。”廈門海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吳旭暉說,“另一方面,我們還跟成都、重慶、西安等國內城市開展合作,實現了城際的合作。”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和載體,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穿針引線。廈門發揮“絲路海運”核心區優勢,支持’絲路海運‘班輪與中歐班列對接,形成具有獨特優勢的過境貨物海鐵聯運。”吳旭暉表示,自2015年8月廈門中歐國際班列開通以來,成熟運行了中歐、中亞、中俄三條線路,實現了“陸絲”與“海絲”的緊密連接。

通過“雙輪”驅動,廈門港發揮國際物流大通道作用,成為了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絲路海運”揚帆致遠

2018年12月,福建省在推進“海絲”核心區建設的基礎上,率先開行“絲路海運”,旨在打造服務標準化、運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一帶一路”航運物流服務新品牌、新平臺。

不到兩年時間,首批“絲路海運”省級扶持政策出臺、國際鐵海聯運廈門回程過境班列首發、“絲路海運”聯盟常態化運作、“絲路海運”自動氣象觀測站建成投用、世界最大裝載能力的集裝箱船——“現代格但斯克”號靠泊廈門港、天津港集團和韓國現代商船公司加入“絲路海運”聯盟、福州港“絲路海運”快捷航線首航、“絲路海運”快捷航線“進口直提”通道正式啟用等重要節點事件,將港航合作、物流服務、經貿往來推向全新高度,掀開了福建“海絲”建設的新篇章。

如今,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絲路海運”這一現實畫卷正在波瀾壯闊地展開,把中國經濟的大海和世界經濟的汪洋緊緊融匯在了一起。

4月21日,3艘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并靠廈門港嵩嶼碼頭作業區,進行緊張有序的裝卸作業。

此次靠泊的三艘船舶分別為“馬士基邁克凱尼穆勒”輪(近400米)、“愛莉諾娜馬士基”輪(近400米)、“古諾沃馬士基”輪(366米),均為15萬噸級及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這是廈門港首次實現三艘15萬噸級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列隊”并靠作業。完成裝卸作業后,其中兩艘巨輪將開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摩洛哥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港口,運載著中國產品,從廈門港走向世界。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同時也是“絲路海運”品牌成立5周年。廈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近年來,“絲路海運”依托廈門港資源優勢,深度融入“海絲”和RCEP核心區域,在織密航線網絡、拓展聯盟成員、港口數據信息互通等方面堅持探索,積極構建“RCEP+海絲”物流大通道,助力廈門港高質量發展。

繪好智慧綠色工筆畫

在廈門港海潤碼頭后方的遠控中心,橋吊司機吳文峰看著電腦屏幕、手握操作手柄,和人工智能“并肩作戰”、人機配合,一套動作如行云流水。“去年1月,海潤碼頭率先完成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也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什么叫‘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吳文峰說,“有了人工智能的輔助,新司機作業水平也能被拉到平均值以上,碼頭前沿也不再需要指揮手,崗位人員全面精簡,人少了,效率反而更高了。”

今年5月,廈門港再添“國字號”榮譽——在2023綠色與安全港口大會暨第二屆北部灣綠色港口發展論壇上,廈門港海潤碼頭榮膺首批“中國智慧港口”稱號,并獲評為“四星級”。

海潤碼頭此次獲獎,主要是該碼頭近年來實施一系列業界領先的智慧港口改造項目并取得成效。比如,去年初該碼頭作為全國首個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的傳統集裝箱碼頭,成功迎來試投產,升級成為更智慧、更具科技感的遠程操控“無人碼頭”,碼頭智能生產管理系統與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相融合,構建智能化的全物流鏈體系。在該體系中,5G、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得到充分應用,智慧賦能港口生產運營模式升級創新,為業界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廈門港方案”。數據顯示,升級后的海潤碼頭整體綜合成本顯著下降,綜合作業效率提高10%。

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是廈門港對發展港口先進生產力的一項探索與實踐,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守護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實現港口高質量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廈門港近年來先后獲得“交通運輸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亞太綠色港口”“四星級-中國綠色港口”等多項榮譽,標志著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工作已走在全國前列。

《廈門港口高質量發展規劃》顯示,廈門市將著力智慧綠色發展,建設數字化智慧港口,推動港口發展綠色升級。廈門港口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當前廈門港已進入智慧綠色轉型快車道,為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生產要素投入,不斷攻克“創新深水區”的關鍵技術難點,實現關鍵技術國產化,以創新引領發展、以智慧賦能發展、以綠色支撐發展,積極打造智慧綠色港口“廈門樣本”。

廈門港端穩“一帶一路”金飯碗

 
反對 0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港口
網站主頁  |  物流查詢  |  倉庫管理  |  海運報價  |  物流公司  |  港口查詢  |  衛星地圖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凤冈县| 溧阳市| 广州市| 南华县| 建瓯市| 宜丰县| 钟祥市| 抚松县| 亳州市| 乐东| 古蔺县| 东宁县| 新乐市| 玉林市| 牡丹江市| 兴和县| 琼中| 靖宇县| 双鸭山市| 高安市| 图们市| 罗江县| 荆门市| 农安县| 常德市| 澎湖县| 武强县| 安达市| 莎车县| 金沙县| 汉中市| 德阳市| 临海市| 正定县| 新蔡县| 集安市| 湖州市| 富民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