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份亞洲-歐洲海運運價較 9 月底下降 30%,原因是紅海改道導致旺季提早到來,這意味著今年早些時候也開始出現高峰后/農歷新年前的需求平靜期。
前往歐洲和地中海的 3500 美元/FEU 的價格已達到今年 3 月和 4 月需求低迷期間設定的底線,盡管隨著好望角周圍的航行繼續減少,這些費率仍約為長期平均水平的兩倍。吸收能力。
由于需求滯后,一些承運商已宣布取消 11 月份的航班,但通常的農歷新年貨量和運價反彈可能會比平常更早開始,因為今年的假期從 1 月底而不是 2 月初開始,而且托運人可能會提前開始增加訂單也適應更長的航行時間。
美國東海岸和海灣港口為期三天的港口工人罷工造成的擁堵已總體消散,似乎并未對跨太平洋運費造成壓力,因為本月價格僅有所回落。西海岸 10 月份運價下跌 19%,至 5540 美元/FEU,比 7 月份的峰值低 32%,因為北美早期旺季結束后需求也有所緩解。
東海岸的價格也持續下跌,為 5165 美元/FEU,比 9 月份低 41%。由于急于趕在 10 月 1 日罷工最后期限之前,9 月份運往東海岸的提前裝貨量可能比運往西海岸的貨量要強。
這個因素可能解釋了過去幾周東海岸房價大幅下降的原因。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東海岸的費率(通常比西海岸的價格高出約 1000 美元/FEU)低于西海岸的水平。然而,東西海岸的費率仍比 4 月份的低點高出 1000 美元至 1500 美元/FEU。
罷工引發的擁堵可能影響了跨大西洋運價,10 月份跨大西洋運價環比上漲 32%,達到 2533 美元/FEU,首先是由于預期罷工會導致擁堵,然后是美國港口的一些延誤。但由于歐洲樞紐的一些擁堵以及罷工延誤導致歐洲始發地的運力下降,價格可能會保持在高位。
除非航運公司努力減少運力并且在農歷新年之前需求增加,否則亞洲以外的運價可能會繼續下滑。不過,對于北美貿易來說,還有一些其他的通配符需要記住,每一個都可能已經成為跨太平洋運費保持在 4 月份水平以上的因素:
首先是 1 月 15 日是 ILA 和 USMX 敲定新合同的最后期限,否則將面臨新的東海岸和海灣港口罷工。本周雙方宣布將于 11 月開始面對面談判。港口自動化仍然是主要癥結所在,如果未來幾周沒有進展,焦慮的托運人可能會在另一次可能的罷工之前開始再次增加訂單。
另一個因素是總統選舉的結果。如果特朗普獲勝,他大幅提高關稅的承諾可能足以促使許多托運人甚至在他上任或正式宣布關稅上調之前就開始緩沖庫存。與 2018 年的情況一樣,迫在眉睫的關稅將導致海運量增加和費率攀升,因為托運人急于應對新關稅的推出。
在其他勞工新聞中,蒙特利爾港口工人在拒絕政府設立特別調解員的提議后于周日舉行了為期一天的罷工。工會宣布周四對該港口的兩個碼頭進行另一場一日罷工。周日的行動以及月初的三天罷工和持續的加班罷工到目前為止尚未對運營造成重大干擾。在
吉大港的卡車司機罷工給集裝箱運輸造成延誤和挑戰。
關于最近亞洲航空貨運量增加的報告表明,航空旺季即將到來。 Freightos 航空指數中國 - 北美運價上周略低于 7.00 美元/公斤,遠高于今年大部分時間和進入 9 月份的 5.00 美元 - 6.00 美元/公斤水平。運往歐洲的價格為 3.86 美元/公斤,比 9 月份上漲 12%,但尚未開始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