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的大流行已被證明是一個重大問題,卻同時也是航空貨運業的福音。雖然全球貨運能力與2019年相比減少兩成,但自2020年2月以來,所有市場上的每公斤運輸價格都大幅上漲。為什么航空貨運在如此不利的市場條件下表現得如此強勁?
喪失的貨運能力
疫情前的航空貨運由兩個同等規模的貨運部分組成:專用貨機上和客機腹艙的貨物運輸。多年來,這兩個部分被證明是同樣重要和被需要的。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航空公司取消了客運航班,數百架飛機被迫無限期停放,導致的結果就是可用的客機機腹載貨能力減少了80%。
由于需求量大大超過供給,市場迅速受到影響,從而使運輸成本上升到過去五年來的最高點。香港-北美地區的運力損失最為嚴重,價格從每公斤3.19美元上漲到最高的7.73美元。雖然看似價格飆升是由于成本上升,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2020年4月中旬,航油價格指數顯示半年跌幅超過135點。由于勞動力成本波動極小,油價達到歷史最低點,其他成本也保持不變,運輸價格的大幅增長意味著貨運專線承運人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疫情過后能持續盈利嗎?
截至撰寫本篇文章時,部分航線的空運成本仍比去年同期高出60%以上。照這樣的數據看來,業務可能無法長期維持。在經濟全面復蘇,取消旅行限制、檢疫要求和其他阻止新冠病毒傳播的措施后,客機將重返藍天。因此,市場將有大量運力涌入,這將促使成本降至疫情前的水平。
航空貨運承運人必須認真對待當前的機運,因為雖然目前的成功仍舊驚人,但隨著對每個疫情熱點地區受到控管,這種機會會越來越少。從疫情形勢中獲得的利潤必須用于實現長期目標,投資于基礎設施和設備,以確保可持續性和減少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