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佛山市應急管理局消息4月22日晚一艘海船擦碰G240國道九江大橋防撞墩在擔桿洲尾水域搶灘不成功沉沒船上共有11名船員其中7人獲救4人失聯。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最新通報失聯4人包括機師、廚師、船員目前仍在搜救。據初步了解該船在穿過九江大橋下行通航孔時可能操作失當擦碰九江大橋防撞墩后導致貨倉進水。隨后該船自行在擔桿洲尾搶灘坐淺可能由于坐淺位置選擇不當而發生坐沉事故。事故及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中國應急管理報記者查詢發現2007年6月15日九江大橋也曾發生一起船撞橋事故。一艘運沙船撞斷九江大橋橋墩導致橋面垮塌2名施工人員和4輛汽車落入江中事故共導致8人死亡。后船長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船和橋如何“和諧共處”
4月初中央政法委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其中在“2·22”廣州市瀝心沙大橋橋梁被撞斷事故中攔住后方車輛前往斷橋處的黃福林等人赫然在列。
這起發生在2月22日的觸碰事故造成瀝心沙大橋橋面斷裂最終導致5人死亡、2人受傷。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國登記在冊的中國籍商船達18.5萬艘。《2022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指出我國公路橋梁已達103.32萬座。
面對“船撞橋”的悲劇、船和橋數量龐大的現實人們不禁問:“船撞橋”事故有哪些影響、觸碰事故為何難絕、船和橋如何才能實現“和諧共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9年21起事故觸碰造成哪些結果?
記者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網站公布的51起水上運輸觸碰事故調查報告發現從2014年至2022年“船撞橋”事故占水上運輸觸碰事故近半。9年間這21起“船撞橋”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1億元導致多人死傷造成船舶、橋面、橋墩、管線受損等后果。
今年2月22日瀝心沙大橋橋梁被撞斷事故發生后廣東省消防救援隊伍共調派200多人、2艘消防船、20艘舟艇等前往瀝心沙大橋事故現場。在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王景通報了應急響應、事故救援、保障周邊9000多名居民生活和出行等情況。
“這類觸碰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極大事后救援涉及橋面、水面和水下作業難度很大。”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教授朱玉柱說。
對此曾多次參與涉水事故救援的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太平門站站長魏海軍說:“損失難以估量救援更是困難重重。既要注意橋面交通安全也要防止船舶發生爆炸、傾覆等次生事故。”
長期以來在重慶市網紅景點洪崖洞旁停靠著3艘躉船這是太平門站41名隊員辦公、生活的地方。今年清明假期該站隊員在長江、嘉陵江重慶段“兩江四岸”水域開展執勤。該站指導員徐航說:“關口前移救早救小是隊員多年來積累的經驗。”
去年“五一”小長假首日重慶黃花園大橋2號橋墩的防撞浮箱失火。在附近執勤的太平門站隊員接到任務后3分鐘趕到現場救下了2名工人。
隨后消防員從獲救工人處得知防撞浮箱里填充的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韌性強能防碰撞但遇到明火時燃燒快。4月嘉陵江正值春季枯水期大型救援船只作業水域受限無法到達現場。再加上事發地緊挨網紅景點救援難、增援難、易發輿情等因素疊加讓隊員們感到“壓力很大”。
現場指揮部緊急商議后決定由太平門站和其他消防救援隊伍采取水路合圍的方式進行滅火作業。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次事故中重慶市共投入100多名消防救援力量參與事故處置。
“這僅是處置一個橋墩著火的情況。如果船撞橋情況會更復雜。”魏海軍解釋要時刻注意水流、風向、設備操作、人員安全等情況稍有疏漏就可能影響救援結果。
經過多年發展江蘇省南通市聚集了300多家船舶工業相關企業。在南通市狼山風景區站在望江亭向南遠眺在長江上作業的貨輪極為繁忙。
在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碼頭引導船舶進港的是50多歲的引水員張勝利。10年前他還是一名穿梭在國際航線上的船長。一次他駕駛的遠洋貨輪前往天津港碼頭時突然間貨輪失去動力熄火單靠港口拖輪控制左右方向的遠洋貨輪無法停泊。危急時刻張勝利憑借豐富的經驗一邊放下船錨減速一邊用VHF(甚高頻通信系統)聯系拖輪改變方向。
最終貨輪在距離碼頭數十米處停下。“各方的應急協作很重要。”提起這起險情張勝利至今仍心有余悸。他認為船在過橋、停靠碼頭時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在規范操作的前提下是有可能避免發生觸碰事故的。
從橋、航道、船舶追根溯源
船為何會“撞”上橋?
打開航海信息客戶端可以看見船舶在水系、海域的橋區快速移動這證實了各地水運交通的繁忙。
2024年一季度接連發生了廣州市瀝心沙大橋、美國巴爾的摩港“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觸碰事故讓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雷俊卿和身邊的同事感到“非常惋惜”。分析多起“船碰橋”事故調查報告她認為要從橋梁、航道、船舶三個方向“挖根子”。
南京長江大橋主橋有9座橋墩橫跨兩岸曾有“萬噸巨輪過長江”的美譽。近年來船舶呈現大型化、快速化和通航高密度化的特點早已跨入“數十萬噸時代”。航經這些修建于上世紀的“舊橋梁”能否確保安全通過?
“小橋過大船自然不行。”雷俊卿分析當時專家評審受制于經濟條件等約束造成通航孔跨徑富余度普遍較小結構尺寸偏緊很難滿足當前大型船舶通航日益增高的需求。對于蘇通大橋等“新大橋”她認為它們沒有橋下凈高不足等“天生煩惱”。
“2·22”廣州市瀝心沙大橋橋梁被撞斷事故中曾出現這樣一幕:對于橋梁斷裂的安全風險運管單位未能及時預警事故發生后未能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現場監控視頻顯示橋梁斷裂后的8分鐘內先后有5輛車墜橋。直到第10分鐘住在附近的村民黃福林等人發現異常當即攔住、截停其他車輛。受訪專家表示這是令人感到十分遺憾的。
此外有專家認為航道變化也可能引發船橋碰撞風險。《廣東省航道發展規劃(2020—2035年)》指出洪奇瀝水道發展規劃技術等級由四級航道提升為一級航道。2021年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開文件指出設置防撞設施后瀝心沙大橋主通航孔通航凈寬76米較原橋減少2米。雖符合一級航道規定的單線直線航道寬度70米至125米的規定但寬度僅有6米富余。
“相對而言船舶過海橋航道時風險較小但要密切注意交通密集、大霧等因素。”朱玉柱說船舶過江橋航道更復雜。通過位于淺灘、彎道航道處的橋梁時船舶可能難以轉向易發生碰撞;通過位于分流、匯流航道的橋梁時船舶易偏航發生碰撞;通過位于岔道口航道的橋梁時易走錯最佳通航孔發生碰撞。
結合21起“船撞橋”事故調查報告受訪專家提醒船舶過橋時的天氣狀況、船舶狀態和船員操作等情況也是重要的關注點。雷俊卿解釋橋是固定建筑船舶處于移動中因此后者大多是此類事故的“主動方”和責任方。
“船舶過橋時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船舶狀態加強瞭望、核準航行計劃等做到謹慎駕駛。”張勝利表示一旦主副機故障或舵機故障就可能造成船舶失控;招風面積大的空載船、滾裝船、集裝箱船等受風流影響大或大型拖航船隊急流過橋區時及船舶夜間、霧天經過橋區時很可能引發嚴重偏航;船員未持證上崗或駕駛業務能力低會造成不安全駕駛。
“出現這類風險的關鍵在于船舶機電設備可靠性差、船員適應能力低。”朱玉柱提醒總體來看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三年行動取得了一定效果各地對橋梁、航道、船舶等安全風險進行了評估但仍要及時“回頭看”。
緊盯責任落實如何把“主動防”落到實處?
受訪專家指出如同車在匝道行駛船在橋區航行時碰撞情況難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努力降低事故發生的頻次和造成的損失。這需要有關部門、企業等合力防范風險落實落細各項安全責任。
江蘇省泰州市交通運輸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江蘇省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7500多萬噸。可以說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是船舶作業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因此確保船舶安全、開展日常聯合巡查、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協作等是當地的重要工作。
近日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應急管理局組織工作人員前往當地海事局指揮中心調研。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程云波說:“要加強深度合作推動事后應急向主動防范轉變。”
“橋梁如人也有壽命要加強日常維修和養護。”雷俊卿建議要在通航、防洪與橋梁結構安全之間尋求合理的平衡并綜合各種管理手段提高安全性。
春日出游一些市民經過湖北武漢市白沙洲大橋、二七長江大橋時對橋墩上的紅色“金鐘罩”感到好奇。
“這是橋梁防撞設施。”湖北武漢市城市道路橋隧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張偉介紹目前武漢市已為10座重點大橋加裝防撞設施和預警監測設備。
武漢城運集團正高級工程師金曉龍介紹橋梁預警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對橋區船舶的全面監控對撞擊風險進行智能預警既保障了橋區水域通航安全又服務船舶安全航行。自2023年8月運行以來該系統共為經過橋梁的船舶提供預警服務約1.16萬次、偏航提醒5498次、超速提醒6093次。
近年來各地采用“電子圍欄”等方式提醒船舶安全通過橋區。朱玉柱認為這些科技手段能夠讓安全提醒看得見、聽得到讓應急處置有程序。他建議有關部門還要加強航道分區管理區分引導、警戒、通航區做到“早發現、早糾正”同時需要對橋區的邊界、起點、橋下最佳通過點進行明確。
目前重慶市涉水單位聯勤聯訓即將開始。魏海軍介紹每年初消防、海事、水警、港航等涉水單位會組織聯席會議研討年度工作;每逢節假日各單位會加強聯合巡航防范風險。
防范化解風險除了需要各部門的協作也離不開各企業的努力。“在水面航行日出前、日落后視線較差要盡量避免過橋。”張勝利說防范“船撞橋”事故相關企業要加強船員培訓制定相關操作手冊及應急預案、嚴格過橋操作規程做到謹慎駕駛并要求重點水域由船長等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駕駛;開展專項檢查確保過橋船舶處于適航狀態關鍵性設備能正常運轉。同時船舶過橋時如遇突發情況要及時更改航行計劃、采取應急措施。
豐水期即將來臨船過橋會不會受影響?
“無論是經過海橋還是江橋只有船上的人、所屬企業的安全意識不斷增強船和橋才能和諧共處。遇豐水期船過橋時需要降低裝載貨物高度密切注意水深、流速、流向、船錨狀態等。”雷俊卿建議相關企業要做好對船員駕駛船舶過橋的分級分類安全培訓加強科普宣傳做到防患于未然。
“關鍵要把主動預防落到實處。”朱玉柱說對于相關企業來說要時刻掌握船舶的電力、動力、船舵等情況做好各項應急預案定期評估過橋船舶、人員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還要引入有經驗的船員和引水員等適應不同船舶過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