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運總經理杜書勤日前表示全球海運市場將繼續受到四大因素的影響。首先今明兩年新船運力供給將達到高峰這將給運價帶來壓力。這種新增運力供給的壓力預計將在2025年逐步減少并在2026年有所緩解。
其次從需求端來看歐美兩大主要消費區域由于高通脹導致的購買力下降以及需求復蘇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對海運市場產生影響。這種不確定性可能需要在降息后才能更加明朗。同時高庫存和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也將持續影響海運市場。
根據財報陽明海運在第三季度的現金儲備超過2000億元新臺幣前三季度的利息收入超過92億元新臺幣。有分析人士表示陽明海運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光是美元定期存款的收入就可以部分彌補由于運價下跌帶來的損失。
受全球需求疲軟的影響陽明海運20尺柜的平均運價自去年10月的2129美元持續下滑至今年8月已降至769美元盡管在9月略有回升至775美元。陽明海運表示10月的貨運量稍顯疲弱但預計11、12月隨美國假期需求的增加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然而對于農歷春節前傳統的出貨旺季由于目前可預見性不高消費需求恢復情況尚不明確因此需要進一步觀察。
對于明年的展望陽明海運表示上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整體的運營展望仍需保守應對。與此同時投資者們對于近期巴拿馬運河的干旱情況對集裝箱海運業的影響表示關切。
陽明海運指出巴拿馬運河的干旱確實對海運業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了塞港、船舶延誤以及運營成本的增加。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陽明海運已經將其部分美東線的船舶改道蘇伊士運河或者繞道好望角同時也增加了船舶的投入。然而這些調整也導致航程時間從原先的84天延長至91天。
隨著限航令的收緊通行船舶的數量受到限制對海運業的影響也進一步加大。陽明海運基于使用者付費原則正在研究收取巴拿馬附加費的金額和方式。
投資者們也關心近期船公司通過控制艙位來支撐運價的情況陽明海運回應稱在冬季船期配合季節性淡季的情況下減艙幅度約為一成。
展望運價走勢陽明海運強調要看市場供需情況。雖然11、12月的SCFI指數分別有一波調升但很快又修正。明年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仍然存在明年和后年新增運力將達到高峰運價將面臨壓力。
根據Alphaliner最新的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今年運力供給成長8.4%、需求成長1.4%;明年運力供給成長9.1%、需求成長2.2%。預計將有約60萬TEU的船舶被拆解持續的供需成長不對等問題將為海運業帶來營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