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3年收入大幅下降,但PIL預計,紅海危機將使這家一度陷入困境的班輪運營商在2024年陷入虧損。
PIL于2024年4月初向新加坡會計和企業監管局提交了2023年財務報表。數據顯示,隨著貨運市場在新冠肺炎引發的繁榮后恢復正常,PIL的凈利潤從2022年的30億美元和2021年的26億美元暴跌至3.07億美元。
2020年年中,隨著PIL連續第三年虧損,該公司與新加坡國家支持的投資工具淡馬錫控股的子公司Heliconia Capital Management達成了重組協議。
因此,2021年2月,Heliconia管理的可變資本公司Ivy 2 Investments VCC購買了PIL的500萬股優先股,盡管該公司仍由創始的Teo家族控制。截至3月,Ivy 2 Investments擁有超過237萬股優先股。
2021年3月,經法院批準,PIL達成協議,推遲向債券持有人付款。然而,疫情引發的意外之財使PIL在2021年底前提前償還了10億美元的債務。
PIL首席執行官Lars Karstrup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PIL 2023年的凈利潤大幅下降,但它與市場其他部分保持了一致。
他將這一結果描述為“在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和電子商務繁榮放緩后,集裝箱運費開始下降時,與同行一致。”
Karstrup表示,在出貨量穩定的情況下,PIL通過成本管理、提高效率和網絡擴張來應對市場調整。
PIL降低了燃料消耗,優化了船舶部署,并使用數字化來提高運營效率。Karstrup說,繁榮時期PIL持有19億美元的現金,這應該足以應對任何挑戰。
Karstrup補充道,在紅海危機期間,船只在好望角周圍的改道已經吸收了部分剩余噸位,并使PIL有望在2024年實現盈利。